液晶拚接屏,在很多場景中都有使用,比如會議室中替代幕布的大尺寸顯示屏,展廳中的展示顯示大尺寸屏,安防中的監控電視牆,指揮中心的顯示大屏等,使用地方和場景隨處可見。
正因市場需求多,需求要求不斷提高,最明顯的就是液晶拚接屏的拚縫也從早期的8mm,逐漸縮小,先後出現5mm,3.5mm,1.7mm,0.88mm,甚至有無縫拚接的(這些都稱作“標稱拚縫”)。拚縫越小,可視效果就越好,產品造價也就越高,這是無可非議的。今天我想關注一下拚縫越來越窄,不說造價,直說安裝工藝和售後的問題。
為什麽要說拚縫呢?因為這個液晶屏的“拚縫”真不是像裝修中“美縫”那麽簡單。
先看一下這個拚接屏的安裝方式:
壁掛式
機櫃式
落地式
前維護
這幾種安裝方式,都存在外在因素影響實際拚縫和標稱拚縫,且多半是安裝實際拚縫要大於標稱拚縫。並且拚縫越小,安裝工藝要求越高。
以下是標稱拚縫
以下是安裝的實際效果
上圖0.88mm液晶拚接屏
上圖:無縫拚接屏
不同的拚縫價格會不同,你也可以查看:2021液晶拚接屏最新報價表
現場安裝調試的時候,拚縫的感覺會更明顯一些。
再從液晶屏的本身來看
目前的屏體框架都是鋼質硬質材料,拚縫越小,常規安裝方式隻能硬擠壓或者相互“緊挨著”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拚接距離。如果拚縫太小,屏體玻璃保護的外框就越薄,稍微受力不均,就容易造成屏體玻璃破裂。這個也為後續售後埋下隱患。
拚接屏初次安裝相對會輕鬆一些,後麵更換維護,或者拆除移位,再安裝難度就更大。下麵就是一個經常會出現損壞的案例,更換維護很不方便。
要維護更換,原始安裝方式是壁掛,這樣要拆的不止一塊
這個是移位安裝的時候破碎,安裝時櫃體安裝,後麵拆除移位,再安裝就出現損壞情況。
總結一下就是,在做項目時,有拚接屏業務時,要選擇合適的安裝方式,合適的拚縫,如果選擇的是3.5mm拚縫以下的,最好讓有經驗的安裝師傅來安裝,否則破個一塊兩塊,基本項目要虧掉的。